2030年之前全球暖化必須保持在1.5C(34.F)以下

click here to view the english version

Author: Caroline Sylger Jones
Translator: SP

半度氣溫的分別對地球和旅客影響之大,令人驚訝。因此,政府和個人務必馬上行動,國際政策務必馬上改轅易轍。

2018年聯合國發表了一份堪稱里程碑的報告,全球最知名的氣候科學家警告,地球暖化必須在2030年之前(距離現在只餘下12年)不得超過1.5C(攝氏1.5度)(34.7F)(華氏34.7度)。如果超過這限度,那麼地球暖化即使只多上升半度,也會大幅提高洪澇、旱災和極高溫的風險,殃及數以億計人的生計。

和工業革命之前比較,地球氣溫已經升高了1C。報告稱,必須作出緊急和前所未有的改革,才可以保持地球暖化在1.5C(34.7F)的最高目標之下。巴黎協議的與會各國,同意力求將地球暖化維持在1.5C(34.7F)和2C(35.6F)之間,而前者是較高的目標。

這對於旅客來說究竟有什麼意思呢?

天氣狂態
氣候變化已在影響着人們,野火、颶風、熱浪、旱災和暴雨不停影響着全球不少旅遊地點。聯合國的報告指出,倘若地球暖化2C(35.6F),極高溫的日子(例如2018年夏季在北半球出現過的)便會變得更為頻密和極端,導致更多人因高溫死亡,造成更多森林大火,擾亂人們的旅遊計劃,令到各類旅客非常不便。此外,世界銀行提出警告,除非馬上採取行動制止全球暖化,否則在2030年之前,非洲、拉丁美洲和南亞地區可能會有超過1.4億人被逼遷徙,逃避氣候轉變不斷惡化的影響。在全球範圍內,人們都因為旱災、沙漠化和海面上漲而四處流徙,氣候難民舉目皆是,到時候旅客還有心情去遊玩嗎?
金錢困擾
旅遊會變得昂貴得多。氣候變化經常殃及的旅遊地點,當地物價必然上升,而且旅客前赴當地所需交通費用,亦必上漲。值得留意的是,全球航空公司簽署了一份協議,名為「國際空運碳抵銷及削減計劃」(CORSIA)(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 for International Aviation),針對國際空運超 越2020年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加幅,這勢必加重空運成本。消費者的選擇餘地,定必縮小。此外,旅遊業是全球僱用人數最多的行業,受影響的旅遊地點,就業機會萎縮,可以預期。購入旅遊區物業,或參加酒店、度假村或郵輪的時光分享計劃者,今後需繳付更多保險費或承擔更大投資風險。在高風險地區和易受波及的海濱區,物業價格將會下跌(在美國佛羅里達州,沿海物業價格的跌幅,比內陸地區的多出7%)。
缺水壓力
聯合國的報告還提到,若暖化只有1.5C(34.7F),地球上受到缺水壓力的人口,比暖化2C(35.6F)的少50%。報告又指出,缺糧問題會相對緩和,而與氣候相關的貧困人口,尤其是在貧窮國家,也會少幾億人。缺水對健康、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,都會構成威脅,推高幾乎所有貨品的生產成本。一直受到貧窮和社會不安困擾的各國政府,會因此面對更大壓力,可能引發戰爭和恐怖主義活動。如果你想追求悠閒的假期或一生難忘的旅程,而又關注地球和人類的福祉,這樣的氛圍實在令人掃興。昆蟲為穀物和植物授粉繁殖,角色至為重要,其棲息地減少,定必對農業和生物多樣化構成威脅。2C暖化令到昆蟲棲息地減少一半的機會,比1.5度暖化高出一倍。
珊瑚亂狀
聯合國的報告又說,地球暖化2C,99%的珊瑚會從此消失,但如果暖化只有1.5C,有超過一成的珊瑚會有生存的機會。珊瑚礁只覆蓋全球海洋面積的1%,卻養活着25%的海洋生命,其生物多樣性堪與阿瑪遜河雨林相比。全球有2.75億人,依靠這片面積細小的海洋獲取生計和食物。希望觀賞健康茁壯珊瑚的遊客和潛水者,會大失所望,而相關的商業活動亦受波及。形態猶如水下森林的珊瑚礁,散佈在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,每年吸引大批遊客,帶來的旅遊收益高達350億美元。
海洋的悲哀
地球暖化多半度,會令到沿海地區的海面多升高10cm,到2100年,受影響的人口便多了1,000萬。而在隨後的世紀裏,由於冰塊融化,受波及的人數還會大幅飆升。北極的暖化速度,比全球平均速度快兩三倍,如果地球暖化1.5C(34.7F),完全無冰的夏季,每一百年出現一次,但如果暖化多半度的話,每十年便會出現一次。對遊客來說,這意味着島嶼沉沒、旅遊勝景消失,不少美麗的地方從此一去不還,令人感到惋惜。可供食用的魚類,會大幅減少。可以吃的魚,很多還吞下了人們拋棄在海洋裏的塑膠製品。由於氣候變化,海洋已經飽受酸度提高和氧氣下跌之苦。在聯合國的報告裏,其中一個模型預測,海洋魚獲在2C(35.6F)會減少300萬公噸,是1.5C(34.7F)跌幅的兩倍。
安全措施
在本世紀末以前,極度的雷暴、洪水和熱浪,連同海面上升,都會損毀各類基本建設,例如道路崩塌,造成數以百億元計的損失。如果還不行動,人們便會受傷或喪命。對旅遊業來說,實在是無處可避。綠漂、忽視環保和社會表現,是不可再被容忍的。現在需要的,是以負責任和透明的方式行事。各類型的旅客,對地球面對的挑戰,以及商業機構應該如何管理其營運足跡,越來越了解。我們必須善用手上的一票和消費力,促進正面的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