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The article is in Chinese only)

撰文:謝家駒

編者注:本文為作者為一本關於一帶一路的專書所寫的文章,該書由仁人學社出版,對象是年青人。本來覺得與年青一代脫了節,但換了一個角度來看,反而又海闊天空。且看讀者會否有同感?


當然,我不是23歲。我1948年出生,差不多是23 歲的三倍。但是,能夠想像自己是23歲,也有點飄飄然。

我打算幻想自己真的23歲,但有著68 年的閱歷與人生經驗,看看可以如何來設想我與一帶一路的關係。

第一個感覺:今天的一帶一路,有點像40年前的中國大陸,充滿機會與挑戰;也極度陌生,不明朗;未知數很多,會令人茫無頭緒;但也機遇遍地,為有自信及膽色的人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

40 年前,大陸剛開放改革。我正在一家大企業打工,目睹初時派上內地工作的,多是在香港晉升機會已有限的同事;但不出十年,所有精英也要北上工作,毫無選擇餘地。

過去40年,香港產生的「 財富」,大部份與內地經濟有關;最高峯期,有超過一百萬港人在內地工作。

不難想像,一帶一路也會帶來同樣的機遇。

不過,過去40年中國大陸與及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,也告訴我們另一個事實:人類社會需要的絕不止是GDP的增長。一帶一路所需要的,也絕不單是經濟的發展。

除了GDP之外,我們需要的是甚麼?23歲的我也要思考這個問題。

我想起用這樣的一個方程式來探索我在一帶一路的未來:

閱讀 X 旅行 X 打工 X創業 = 我的未來

首先聲明:我是可以完全不考慮一帶一路的,正如過去40 年也有很多人選擇不接觸中國大陸一樣。但我不希望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,讓我挑戰自己,為這個世界作出貢獻。

這個方程式中,我選擇用 X 而不用 +,來連貫閱讀、旅行、打工與創業,是想突顯他們之間不是簡單的綫性關係,而是有互動及相互影響的關係。

我的想法很簡單:

  • 閱讀可以改變人生
  • 旅行可以創造機遇
  • 打工可以增進能力
  • 創業可以締造未來

先說 閱讀可以改變人生

23 歲年青人的一過通病,便是不喜歡閱讀。40年前是這樣;40年後的今天也是一樣。事實是,閱讀可以改變人生。

問題是,讀甚麼?當然海闊天空。

以下我建議幾本書:

Brave New World by Aldous Huxley (1932) 中譯本「美麗新世界」

SEN178 - Image 1

這是一本出版於1932年的反烏托邦人文科幻小說。

反烏托邦,是相對於烏托邦 (utopia)而言。後者指的是超乎理想的未來世界。反烏托邦描述的也是未來世界,但不是「理想」的, 卻是有很大機會出現的。通常反烏托邦的理念相當「現實」,叫人不寒而慄。

人文的,是指小說是從人出發,探索的也是人與人性的問題。

也是科幻的,因為作者根據當時科技發展的知識及潛力,幻想出很多未來會出現的情況。

「美麗新世界」以2540年的倫敦為背景,把當時的社會、經濟、政治制度、人際關係勾劃得栩栩如生,發人深省。

為甚麼有興趣一帶一路的年青人要讀這本書?理由很簡單,因為會激發大家思考。一帶一路幅員廣闊,活力無限。但會如何發展實在引人入勝。年青人可以考驗自己的想像力,設想一下30 或40年後一帶一路的面貌是甚麼模樣。

年青人會否有耐性讀這本小說,我懷疑沒有。但不打緊,只要他們在網上搜尋 Brave New World 或是「美麗新世界」,馬上便找到大量有關介紹,單是Wikipedia 上的簡介,已經會帶來不少驚訝與震撼。

How to Change the World: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the Power of New Ideas by David Bornstein (2007) 中譯本「如何改變世界」

SEN178 - Image 2

紐約時報稱之為「行內人士的聖經 (A bible in the field)」。這個「行」,是指有志於改變世界的人士。

確實,我在香港及國外的朋友,假若是關心社會,願意投身於改變社會的,差不多全部都讀過這本書。書中主要介紹世界各地的社會創業家,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,形成一股全球性改變社會的力量。

稱之為聖經,大抵因為:

  • 它以故事為軸心,發人深省
  • 通俗易明,便於推介
  • 不是只讀一次的書,反覆閱讀,每次都會有新的體會
  • 廣泛流通,超越國界,目前已有超過20 種文字的翻譯

一句話,你非讀不可。

社創群英: 以社會創新改變世界的人 (2013-2016) 謝家駒及蔡美碧編著

SEN178 - Image 3

不只一本,而是四本。有時間四本都值得看,但至少也可以讀一至兩本。

四年前起,仁人學社每星期在信報發表一篇文章,介紹世界各地的社創群英。每篇文章大約一千五百字,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位以社會創新來改變世界的人,一年就是五十多篇,編印成書出版。

無獨有偶,在這二百多位社創群英中,不少是來自一帶一路沿綫國家,特別是南亞地區。事實上,這個區域雖然經濟比較落後,但社會創新的例子卻不少。

全世界的社會創業家中,只有兩位榮獲諾貝爾和平獎,都是來自南亞國家,分別是孟加拉的尤努斯(以小額貸款來消滅貧窮,2006年),及印度的沙亞廼(Kailash Satyarthi, Goodweave 的創辦人,以創新業務模式來消滅童工,2014年)。

細讀這些有血有肉的事跡,會令讀者有以下的領會:

  • 社會創新是解決當前眾多社會問題的一股龐大力量
  • 社會創新的始創者,往往是無權無勢,赤手空拳的不知名人士
  • 社會創新的效益及影響,經常超越地域的限制,令不同國家廣大民眾受惠
  • 社會創新的出現與推廣,在大數情況下都毋須政府參與
  • 社會創新極有可能成為21世紀推動社會前進最重要的力量

總括一句,社創群英的故事,會令人感到振奮人心,充滿希望與憧憬。

再說 旅行可以創造機遇

假如我今年真的23歲,我會爭取機會到一帶一路的國家旅行。我會定下一個目標,例如三年內至少去十個國家。

重點在旅行,既不是遊山玩水,也不是研究考察,但是做足準備,讓自己可以有系統地觀察及體會當地的過去,現在與未來。

鎖定了即將旅行的國家後,先了解一下他們的歷史,起碼有個印象。

SEN178 - Image 4

其次是熟讀聯合國提出的十七個「持續發展目標 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」。這些「目標」,其實就是挑戰與問題,每一國家都或多或少受這些問題所困擾。你不可能十七個目標都深入分析,但可以選擇兩至三個來加深了解。到了這些國家後,不妨刻意留意這方面的情況及發展。例如你特別有興趣貧窮問題、教育、環境保護等,都可以較深入地探討。

此外,我建議你嘗試了解這些國家的社會創新。這並不容易,因為並沒有「社會創新名冊」讓你搜查。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,是通過 Ashoka: Innovators for the Public 搜尋。Ashoka 是一家美國的基金會,專門支持世界各地的傑出的社會創業家,網頁上介紹了他們推選的二千多個Ashoka Fellows,可以按國家來搜尋,十分方便,每一位社會創業家分四個題目來介紹:社會背景、所關注的問題、創新解決方案、個人經歷。精簡易讀,感人事跡活躍紙上。

你不會只去一次旅行。每次回來都是反思及重新學習的機會,例如你行前讀過的書及資料,現在重溫肯定會有不同的體會。我建議你每次回來,都安排一兩次的聚會,與友好分享你的所見、所聞、所思。同時,我建議你通過一或多種方式來分享你的經驗,例如文章、網誌、影片、PowerPoint,在報紙、雜誌、網站、Facebook、微信等媒介來發表。

然後,你會去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…… 每一個新的旅程,你都要給自己新的要求、新的挑戰。

為何說旅行會創造「機遇」?

這里說的「機遇」,不是指商機、工作、終生伴侶、人間樂土等。而是指令你重新思考人生意義和事業方向等基本問題的機會。

基本上,我相信「生命影響生命 (lives influence lives)」。

在旅程中你會遇到很多生命,他們本來與你互不相識,但通過接觸及交往,生命便會影響生命,而且是雙向的。你會遇到普通平民、大小官員、富有的人、貧窮的人、受歧視的人、受傷害的人、有希望的人、無希望的人、有同情心的人、無同情心的人……

你也會遇到社工、企業家、創業者、工程師、醫生、教師、社會創業家等等。

總而言之,你會有很多驚喜,也很難估計有甚麼後果。你的「機遇」,不一定來自一個人,而是整個旅程。

讓我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。約翰伍德 (John Wood) 35歲便當上 Microsoft 大中華地區的市場總監,是公司的明日之星。他的辦公室在北京,女友則在另一家跨國公司駐北京辦事處工作。伍德酷愛單人遠足。有一次,他單身來到尼泊爾進行長途遠足。在旅程中,遇上一名當地的視學官,正獨自一人徒步視察山區的學校。他隨口問一句:我可否跟你行一段路?

就是這樣,伍德有機會參觀了不少山區的學校。他也沒想到,這段路程改變了他的一生。他看到這些學校的設備如何簡陋,根本稱不上是學校;更嚴重缺乏師資,學生難以有良好的教育。他經過一些房間,門上寫著「圖書館」,但卻是上鎖的。他堅持要看一間,結果發現原來裡面是沒有書的,因為學校沒有經費買書。在一個與老師的座談會上,他承諾回國之後寄贈一些書給學校,老師及校長都喜出望外。

回到北京,伍德還記得這些老師渴望期待的面孔,與及學生們天真的笑臉。

他知道,他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。整個尼泊爾,與及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,都可能有同一的現象。

於是他問自己:假如我留在微軟工作,誰會有最大得益?假如我離開微軟,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改善他們的教育,又誰會有最大得益?

他的答案是:假如他留在微軟工作,最大得益者是蓋茨,因為他將會更富有;假如他離開微軟,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改善他們的教育,最大得益者將會是這些兒童。結果他選擇了離開微軟,並創辦了一個新的組織 Room To Read,致力改善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成為了他的終生事業。

後來伍德先後寫了兩本書來介紹他的工作帶來的轉變,第一本書的書名正是 Leaving Microsoft to Change the World: An Entrepreneur’s Odyssey to Educate the World’s Children (2006)。

SEN178 - Image 5

你到一帶一路旅行,很難估計會有甚麼機遇!

現在談:打工可以增進能力

假若我今年只有23 歲,我一定會爭取機會在十年之內往一帶一路國家工作一段時間。我不知應該工作多久,可以是一、兩年,也可以是三、數年。看當時情況吧!

為甚麼要在那邊工作?

有甚麼不好?反正我也要工作,在香港也好、在內地也好、到外國也好,都得要工作。選擇一帶一路國家,至少有下列幾個好處:

  • 那邊的工作環境肯定沒有香港這麼舒服,也少很多享受,但不打緊,我年輕、捱得起,會是很好的磨練
  • 在陌生的環境工作,會鍛練我多方面的能力,也會開拓我的視野
  • 一帶一路商機處處,我在那邊工作,可以親身觀察及評估,又可以累績經驗,進可攻、退可守
  • 以我的學歷、經驗及潛能,可能對當地公司作出重要貢獻
  • 以香港及內地對一帶一路的重視(而且與日俱增),我在當地的工作經驗對我日後在香港找任何工作都可能有特別優勢

問題反而是,我能否在當地找到適合的工?不容易,但事在人為。以下是一些你可以申請工作的公司或機構:

  • 跨國公司
  • 香港或內地的公司
  • 當地的大型企業
  • 外國在當地的非牟利機構
  • 國際性推動經濟發展的機構
  • 當地的社會創新機構
  • 教育、衛生、醫療、或其它專業組織,等等

正如你想找任何一份理想工作一樣,你都需要懂得向你的未來僱主突出你的優點及獨特之處。你抱著同樣的心態在一帶一路上的國家中尋找職位,也可以碰釘無數,但亦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作為一個過來人,我特別希望你在一帶一路有豐富的工作經驗,因為這是鍛練自己及增進能力的最有效途徑。但我卻不鼓勵你長期打工(無論你的僱主有多好),我是希望你能夠自己創業。這就帶出下一節的主題。

何以說:創業可以締造未來?

我今年只是23 歲,命運在我手。我的未來由我締造。

我有權完全不考慮一帶一路。但假若我打算在一帶一路有任何貢獻,我一定最終會考慮自己創業。本來,一個23歲的青年,是不會那麼熱衷創業的。我說「最終」,不是馬上,或是短期內。即使如此,創業對大多數年青人,都是很遙遠的事。

所以讓我先以過來人身份,談談創業的重要性,特別在一帶一路中的特殊意義。

我們得從為甚麼要改變世界說起。

其實答案很簡單, 這個世界不夠美好,太多不平等,太多不公義,太多不必要的貧窮、飢餓和苦難。所謂改變世界,就是要世界變得更美好。

隨著科技及生產技術的發展,人類社會已有足夠的物質條件讓世界上所有人都得到溫飽,共同發揮所長,創造一個豐裕而和諧的社會。但是一些國家發展出來的經濟制度,卻限制及扭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,這就是當前世界各地普遍採用的資本主義制度。

從人類發展進程來看,資本主義只有三數百年的歷史,即使在20 世紀,資本主義仍未可說是一枝獨秀。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蘇聯宣告解體,與及中國大陸進行改革開放(實際是大規模採納資本主義制度),資本主義制度才成為全球支配性的制度。

時至今天,人類的智慧仍未創造到一個比資本主義更好的制度,但這不表示資本主義制度無懈可擊,或不需要大幅改進。

關鍵在:如何能有效及徹底地改革這個制度?

在眾多深刻反思中,最備受關注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企業 (enterprise) 的性質。長期以來,經濟學家、管理學者、企業經營者、甚至一般人士,都認為企業的目的就是為投資者謀取最大的利益。最經典的表述,莫過於佛利民 (Milton Friedman) 1970年的一句名言利:「企業獨一無二的社會責任就是在遊戲規則內增加利潤 (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–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so long as it stays within the rules of the game.)」

這似乎成為了毋容質疑的真理,大家奉之為神聖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,企業經營者眼光全部聚焦在增加利潤這唯一責任上;管理層的報酬及待遇也與之直接掛鈎。企業的所作所為產生對社會或環境生態的影響,都是極其次要的考慮。

近年來,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個重要突破,就是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倡議及運動,嘗試為企業的性質重新定義。這些倡議者背景各異,包括學術界、企業界、公益界等,但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認為企業不可能也不應該片面追求利潤,而是要同時兼顧社會上其他持份者的利益。

哈佛大學管理學米高波特教授 (Michael Porter) 在「哈佛商業評論」中慨言:

「資本主義制度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。近年來,企業被視為是眾多社會、環境及經濟問題的罪魁禍首,並廣泛被認為只顧自身謀利而忽視大眾的利益。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已跌至低谷。解救的方法,就是以『創造共享價值 (Creating Shared Value)』為企業重新定義,即是說,企業在自身創造價值的過程中,必須同時著眼解決社會需要及挑戰。」

在世界各地,近年來出現了多個舉足輕重的運動,同樣認為企業不單要創造利潤,亦應該在過程中同時去解決一些社會或環境生態的問題。包括:

  • 波特教授推廣的「創造共享價值」運動
  • 蓋茨等發起的「創造性資本主義 (Creative Capitalism)」
  • 維珍集團主席布蘭臣推動的B Team
  • Whole Foods 行政總裁及其他商界領袖推廣的「識覺資本主義 (Conscious Capitalism)」
  • 環保專家發起的「自然資本主義 (Natural Capitalism)」
  • 基金經理出身的億萬富豪Paul Tudor Jones 所倡議的「平等資本學說 (Just Capital)」
  • 由Lynn Forester de Rothschild 等商界翹楚推動的 Coalition for Inclusive Capitalism
  • 歐洲多國團體聯合推動的Profit with Purpose 運動
  • 學者倡議的「新資本主義宣言 (New Capitalist Manifesto)」
  • 由B Lab 所推動的共益企業 (B Corp) 運動等等

在云云眾多的運動中,我們認為B Corporation (簡稱B Corp,中文暫譯為「共益企業」) 將會產生最大的能量及影響。

B 代表Benefit,意即利益,這裡指的是共同利益。

B Corp 基本上與一般的有限公司無異,同樣是牟利性企業。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公司章程中,明確列明公司會在創造利潤的過程中,運用市場的力量去解決社會或環境生態上的問題。公司的著眼點並非單純是股東的利益,而是所有持份者的利益,所以稱之為共益企業。

你也許會問,是否真的有這樣的企業?

答案是:確實有。雖然數量上暫時不算多,但卻與日俱增。

共益企業的倡議者,不單在美國逐個州份推動 Benefit Corporation 的立法(至今已有333個州通過了有關法例),更設計了一個共益企業的認證制度,讓世界各地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都可以申請為由美國B Lab 認可的共益企業 (Certified B Corp)。

SEN173 - Image 1

自2007年首家認可的共益企業出現,目前全球已有來自五十個國家130個行業一共1,854間經認可的共益企業,其中大約一半在北美洲,其餘分佈在歐洲、南美洲、澳洲及新西蘭、亞洲等地。

推行共益企業的目的,主要是為兩方面重新作出定義:

  1. 企業的定義—不只為股東創造財富,而是同時為各方面的持份者創造利益
  2. 企業成功的定義—企業間之競爭,不再是為了做到最大最賺錢,而是為社會及環境生態作出最有建設性的貢獻

一言以敝之,共益企業的東主及領導層,相信企業可以並必須運用市場的力量,在創造利潤的同時,發揮力量去行善 (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)。

現在設想一下,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的發展,必定會有大量本地及外來的企業的參與。這些企業是傳統的只是著眼於牟利的企業,抑或是新型的共益企業,將會有莫大的分別。

我今年才23歲,十年之間共益企業在全世界都會有長足的發展。假若我要在一帶一路國家創業,首選當然是共益企業。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綫國家中的共益企業並不多,只可說是方興未艾,但已經有一些傑出的例子:例如在阿富汗這個備受戰火蹂躪的國家,當地最大的電訊公司 (Roshan),便是一家知名的共益企業。

我還年輕,如果真的創業,就創一家共益企業。我成功與否並非最重要,我最想見到的是來自香港及中國大陸的企業都是共益企業。將共益企業的理念及實踐,在一帶一路國家中發揚光大,這大抵是香港年青人可以作出的最獨特貢獻。


我雖然不是真的23歲,但也樂意與任何年紀的年青人交朋友。你對一帶一路有甚麼看法或計劃,歡迎與我聯絡:kakuitse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