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The article is in Chinese only)
撰文:謝家駒
「企業社會責任」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 不是一個新的概念,在西方國家已越來越受重視。在香港,過去幾年來亦開始受到注意,但本地企業中,說得上在這方面做得出色的並不算多。其中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所謂「企業社會責任」並無統一的定義,也無客觀的標準,而且是企業自發的行為,個別企業根據自己的理解,各施各法來履行,很難說那一家做得特別好。試想一下,本地十大華資企業中,那一家可說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俵俵者?
這裏介紹一家跨國企業的經驗,他們的做法並非一般意義的企業社會責任,但正反映出企業若真的要對社會作出貢獻,這是值得效法的方式。
這個企業是埃森哲管理顧問公司 (Accenture Consulting),全球三大顧問公司之一,業務遍佈五大洲,僱員總數達十八萬人,分佈於49個國家。
通過其中一位中層顧問的努力,2000年成立了一個附屬企業,叫做「埃森哲發展夥伴」 ( Accenture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,簡稱ADP),讓員工自願地領取半薪三至六個月,到發展中國家提供管理顧問服務,讓一些極需要這些服務,但不能負擔高昂顧問費用的機構,能夠獲得低收費而高質素的服務。
這個突破性的構思及實踐源於一位任職倫敦的顧問,他的經歷就像一個創業過程,只是全部在企業內部進行,可以說是「內部創業(intrapreneurship) 」的典範。
布洛克的抉擇
布洛克 (Gib Bulloch) 是蘇格蘭人,大學時攻讀造船工程。1989年畢業後加入了鴨巴甸的英國石油探勘部,後來為了進修MBA課程而離職,之後加入食品公司MARS擔任銷售工作。1996年進入埃森哲顧問公司,任職策略顧問,專注於石油及天然氣行業。
他擔任顧問期間,曾前往世界各地工作,包括發展中國家。他很快深深感受到一個很尖銳的問題,那就是在發展中國家有很多的機構及政府部門,極需要高質素的顧問服務,但他們絕大多數無法負擔起國際管理顧問公司高昂的費用,令他感到非常痛心及無奈,但又無法幫助他們。特別是一些與經濟及社區發展有關的志願團體,他看見他們很努力工作,如果有專業顧問的協助,便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及效益,對當地社會可以有很大的幫助。
有一次,他用自己的假期參加了一個在東歐國家戰後重建的義工計劃,他運用管理顧問的專長,在這個計劃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,並成功地協助了當地居民創立了全新的民間組織,進行持續的社區建設。
在這項義工服務的最後一個星期,他反覆問自己:我是否應留下來繼續做這些有意義的工作,抑或回到公司原來的職位,恢復專職管理顧問的生涯?這是個重大的抉擇。
最後他兩者也不選。他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回到原來的工作,做一個普通的管理顧問,因為他強烈感覺到發展中國家的需要,他不可以視而不見。同時,他不選擇留在東歐繼續做義工,因為這只是一個人的力量,作用不大。他選擇了第三條路,回到埃森哲的崗位上,但想辦法令到更多的同事可以貢獻他們的時間及專長,為發展中國家有需要的機構提供他們能夠負擔得起的顧問服務。
企業內部的社會創業者
他在想:我能否設計到一個計劃,每年可以讓100百名以上的同事,用3至6個月的時間到發展中國家提供顧問服務,公司給予他們假期,同事則在這短時間只領取部分薪金,這樣一來,收取的顧問費用便會大大降低,讓很多有需要的機構可以得到顧問服務。
他回到公司後,便開始向其他同事介紹這個想法,出乎意料之外,反映異常熱烈,不少同事立即表示有興趣參與。布洛克十分興奮,知道有機會實現這個計劃,下一步的挑戰,是爭取公司高層的支持。為了部署取得高層的支持,他組織了一個小組,成員都是對這個計劃熱衷的同事,著手制定一個計劃書,把高層管理視為投資者,像要他們支援創業計劃一樣。
布洛克知道,要說服公司高層接受這個計劃,一定要在商言商,不能單是說這是企業社會責任,或是這樣做「對世界有益」便能打動他們。
他的小組最後設計了一個「三方貢獻」的模式 : 埃森哲公司,參與的同事,和服務對象(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非政府組織)都作出貢獻,即是共同負擔開支。公司方面為參與這個計劃的同事提供有部份薪金的假期,參與的同事則在這段期間接受半薪,服務對象仍然要付出費用,但只是市場費用的小部分。他們相信,這是一個可持續的方式,足以為眾多有需要的非政府組織提供優質而價廉的顧問服務。
這是一個很大膽而富革命性的想法。最大的優點,是可以讓精英的人才,不用放棄自己的事業,也可以到落後國家貢獻所長,實實在在促進當地的發展,同時亦可以鍛煉自己。
關鍵反而是,有否足夠的同事真的願意參與?小組成員於是設計了一個問卷,將整個計劃作出簡介,徵求同事表達意願,結果反應異常良好,其中最重要的發現,是本來已經屬於表現突出的同事,最多表示願意參加這個計劃。對布洛克來說,這簡直是個金礦,亦成為了向高層管理推銷整個計劃的重要根據。
接下來是進行爭取英國埃森哲公司五巨頭的首肯。他們採取了逐個擊破的方式,逐一和他們會談,先找最會支持的巨頭,然後下一個,得到了三巨頭支持後,再由後者協助說服餘下的兩個巨頭。終於整個計劃得到了五巨頭的一致支持,便在英國埃森哲公司旗下創立了一個新的部門「埃森哲發展夥伴」,自負盈虧,獨立運作,由布洛克擔任總經理,全職領導及推動整個計劃。從2000年由英國開始,現在已擴展到20個國家,包括美國、法國、澳洲、南非等。
向世界貢獻自己的專業才能
計劃的第一年只有幾個項目,參與的同事不足十人。現在每年有超過100個項目在全球不同的地方進行,參與的同事數目超過500人,期間只支取一半薪金,平均每人為這個計劃服務4至5個月。
項目的內容異常廣泛,例如在肯亞發展了一個電子學習系統,按傳統的方法訓練27,000名護士會需時100年,但在ADP的參與下,只要五年;又如在天然災害發生之後,他們應用供應鏈的技術,設計大型的跨國跨洲的賬篷及醫療物資的配送;在南美洲和東歐地區,他們將助養兒童的系統進行現代化及數碼化,大大提高了助養兒童的效益,等等。
布洛克在埃森哲公司內創辦ADP的歷程,就像一個社會創業者一樣的艱鉅,但它選擇了做一個「企業內部創業者」,因為他知道如果能夠成功,會令像埃森哲這樣的大機構發揮非常大的能量。但他的創業過程絕不容易,非要有很大的自信心,熱忱、耐力及高超的人際關係不可。筆者亦曾服務於大企業,深知這樣的突破十分難能可貴。
創造了「四贏」局面
「埃森哲發展夥伴」的成功,創造了一個「四贏」局面。第一是同事,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所長,為發展中國家的一些機構作出貢獻,雖然是半薪,但意義非比尋常,期間亦給予自己新的挑戰、新的學習機會。
第二是公司,表面看來,是有所付出,但所得到的卻不是金錢可以買回來的。公司獲得最重要的回報是員工歸屬感的提高。管理顧問行業的人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,不容易留住好的人才。埃森哲發展ADP成立之後,員工對公司的觀感及向心力皆有顯著的改善,在員工的意見調查中,反映出這個計劃對減低員工的流動率有重大的作用。
第三是服務對象。他們獲得一流的管理顧問服務,但費用卻是遠低於市場的水準。ADP計劃開展之後,更吸引到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機構及慈善基金會,出資購買ADP的服務,來協助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非政府組織,包括進行策略性規劃,流程重整,機構改造、市場推廣等,大大改善了這些機構的效益及持續性發展。
第四個贏家是布洛克本身。他本來是一個管理顧問,高薪厚職,可以是終身事業;他亦可以投身義務工作,或創辦公益事業,但他憑創意及創業精神,在公司內開創一個嶄新的事業。既可讓眾多同事將專長貢獻於社會,亦為公司維繫人才,又能協助大量發展中國家的機構脫胎換骨,自己又可以在一家大企業中擔任主管的工作,每天都對世界社會作出貢獻,說他是最大的羸家也不為過。
「埃森哲發展夥伴」的工作及影響,遠遠超越了一般意義的「企業社會責任」,而發起及貫徹這個計劃的就是一個公司內部的社會創業者。